#一、案情简介
2024年,王先生因某公司拖欠加班工资、违法调岗等问题被迫离职。劳动仲裁败诉后,委托河南光法(南阳)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提起诉讼。
本案核心争议在于:
1、加班工资计算标准
2、未休年假天数认定
3、调岗合法性,是否构成变相辞退
4、薪资结构争议
#二、律师办案关键突破点
(一)证据体系重构:突破合同陷阱条款
1、锁定加班费计算漏洞
2、破解公司抗辩逻辑
(二)法律适用精算:年假分段计算模型
年度
剩余日历天数
折算公式
应休天数
|
|
|
|
2022 | 85天 | 85÷365×5 | 1.16天 |
2023 | 全年 | - | 5天 |
2024 | 320天 | 320÷365×5 | 4.38天 |
总计10天 → 工资:6982.61元÷21.75×10×200% = 6417.11元(支持原告诉请3976.8元) |
(三)破解违法调岗指控
#三、办案成果
法院判决支持核心诉请
加班工资47825.31元(全额支持)
年假工资3976.8元(按原告诉请)
确认公司调岗合法(经济赔偿金未支持)
#四、典型意义启示
1、破除薪资结构迷雾
律师通过工资条原件破解公司“薪资包干制”话术,证明加班费需独立计算。
2、电子证据精细化运用
钉钉考勤记录与工资流水交叉验证,推翻公司单方统计。
3、分段计算规则落地
精准适用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第五条,实现年假天数最大化认定。
4、维权提示
劳动者应保留工资条、考勤原始记录;遭遇调岗时需书面提出异议;主张加班费需提前统计完整工时证据链。
本案展现劳动维权中证据重构能力与法律精算技术的结合。律师通过体系化证据对抗企业格式合同陷阱,为同类案件提供“证据突围-法律拆解-诉求聚焦”三重实战范式。